8 项目质量控制
8.1 一般规定
1
确定项目质量目标。
2
编制项目质量计划。
3
实施项目质量计划:
1)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2)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3)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8.2 质量计划
1
应由项目经理主持编制项目质量计划。
2
质量计划应体现从工序、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到单位工程的过程控制,且应
体现从资源投入到完成工程质量最终检验和试验的全过程控制。
3
质量计划应成为对外质量保证和对内质量控制的依据。
1
编制依据。
2
项目概况。
3
质量目标。
4
组织机构。
5
质量控制及管理组织协调的系统描述。
6
必要的质量控制手段,施工过程、服务、检验和试验程序等。
7
确定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及作业的指导书。
8
与施工阶段相适应的检验、试验、测量、验证要求。
9
更改和完善质量计划的程序。
1
质量管理人员应按照分工控制质量计划的实施,并应按规定保存控制记录。
2
当发生质量缺陷或事故时,必须分析原因、分清责任、进行整改。
1
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具有资格的质量检查人员和内部质量审核员验
证质量计划的实施效果。当项目质量控制中存在问题或隐患时,应提出解决措施。
2
对重复出现的不合格和质量问题,责任人应按规定承担责任,并应依据验证
评价的结果进行处罚。
8.3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8.4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1
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向承担施工的负
责人或分包人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资料应办理签字手续并归档。
2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发包人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施工方
案、技术措施及设计变更的要求,应在执行前向执行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
1
在项目开工前应编制测量控制方案,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测
量记录应归档保存。
2
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测量点线妥善保护,严禁擅自移动。
1
项目经理部应在质量计划确定的合格材料供应人名录中按计划招标采购材
料、半成品和构配件。
2
材料的搬运和贮存应按搬运储存规定进行,并应建立台账。
3
项目经理部应对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进行标识。
4
未经检验和已经检验为不合格的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工程设备等,不得
投入使用。
5
对发包人提供的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工程设备和检验设备等,必须按规
定进行检验和验收。
6
监理工程师应对承包人自行采购的物资进行验证。
1
应按设备进场计划进行施工设备的调配。
2
现场的施工机械应满足施工需要。
3
应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资格进行确认,无证或资格不符合者,严禁上岗。
1
施工作业人员应按规定经考核后持证上岗。
2
施工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应按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文件进行施
工。
3
工序的检验和试验应符合过程检验和试验的规定,对查出的质量缺陷应按不
合格控制程序及时处置。
4
施工管理人员应记录工序施工情况。
1
对在项目质量计划中界定的特殊过程,应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进行控制。
2
对特殊过程的控制,除应执行一般过程控制的规定外,还应由专业技术人员
编制专门的作业指导书,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执行。
8.5 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8.6 质量持续改进
1
应按企业的不合格控制程序,控制不合格物资进入项目施工现场,严禁不合
格工序未经处置而转入下道工序。
2
对验证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和过程,应按规定进行鉴别、标识、记录、评价、
隔离和处置。
3
应进行不合格评审。
4
不合格处置应根据不合格严重程度,按返工、返修或让步接收、降级使用、
拒收或报废四种情况进行处理。构成等级质量事故的不合格,应按国家法律、行政
法规进行处置。
5
对返修或返工后的产品,应按规定重新进行检验和试验,并应保存记录。
6
进行不合格让步接收时,项目经理部应向发包人提出书面让步申请,记录不
合格程度和返修的情况,双方签字确认让步接收协议和接收标准。
7
对影响建筑主体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不合格,应邀请发包人代表或监理工
程师、设计人,共同确定处理方案,报建设主管部门批准。
8
检验人员必须按规定保存不合格控制的记录。
1
对发包人或监理工程师、设计人、质量监督部门提出的质量问题,应分析原
因,制定纠正措施。
2
对已发生或潜在的不合格信息,应分析并记录结果。
3
对检查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或不合格报告提及的问题,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
组织有关人员判定不合格程度,制定纠正措施。
4
对严重不合格或重大质量事故,必须实施纠正措施。
5
实施纠正措施的结果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验证并记录;对严重不合格或等级
质量事故的纠正措施和实施效果应验证,并应报企业管理层。
6
项目经理部或责任单位应定期评价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1
项目经理部应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对影响工程质量潜在原因,采取预防措
施。
2
对可能出现的不合格,应制定防止再发生的措施并组织实施。
3
对质量通病应采取预防措施。
4
对潜在的严重不合格,应实施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
项目经理部应定期评价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8.7 检查、验证
证实施效果。